近日,芙蓉学院建设项目正式挂牌招标,总投资34.91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背景
2020 年 5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把独立学院转设作为高校设置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能转尽转、能转快转”的转设思路。常德是排名全省前三的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和经济强市。但在高教领域,目前只有 3 所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总规模不足 4 万人,在校生与常驻人口的比率仅为 1∶145,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支撑。在此背景下,常德市委市政府抢抓芙蓉学院作为独立学院转设的机遇,提出由国有企业——常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举办芙蓉学院,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将芙蓉学院建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积极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项目概况
(一)学校性质:国有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学校类型: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三)举办单位:常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四)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
(五)教育形式: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并举。
(六)办学规模:整体办学规模为 15000 生。其中北地块 8500 人,南地块 6500人。
三、项目用地
新校区选址为常德职业教育大学城。常德职业教育大学城位于江北城区西部河洑文教组团,东临桃花源路(距桃花源机场 12 公里),南邻沅江,西靠河洑山(靠近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入口),北接洞庭大道,规划占地面积 10.42 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园区计划引入 8 到 10 个教育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目前区域内有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德技师学院等。本项目建设用地北至岩坪路、南临窑港路,西至丹溪路与雅智路,东至珠港路。城市道路高泗路将项目建设用地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周边路网规划较好,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建设条件。
四、规划条件
建设用地规模:总用地面积 472908.85 平方米,约 709 亩(不含城市道路)。(二)规划设计应满足《常德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常政发〔2018〕6 号)的要求。(三)北区校园北侧参同毗邻的财校,向南退出公共绿地(后退岩坪路红线约70 米)。绿地上不能做建筑,但可以做球场等设施。(四)北区校园西侧应考虑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五)场地内原有南北向水系应保持贯通,合理利用。(六)规划指标应遵守附件《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芙蓉学院转设新建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点》(湘常规地设【2021】0039)的要求。(七)各学科教学组团宜相对独立,便于管理。(八)建筑风格应相互协调。(九)地下车库应优先设于专家宿舍、行政办公楼、建筑学院附近。(十)满足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要求。
五、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一)办学目标学校共设置 7 个招生的二级学院,分别为智能建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信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管理学院、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到 2026 年,即转设后三年办学期满,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等不断夯实,现代大学制度全面建立,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到 2035 年,实现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目标,1 个学科进入67全国一流,整体进入湖南省一流大学行列。到 2050 年,实现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目标,2 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整体进入全国一流大学行列。
(二)建设目标大学校园既要有学术研究和求知氛围,也要有年轻人向往未来、自由创新的场所精神。校园规划应体现“山、水、数、城”的理念和地方特色,着眼于未来数字化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体现办学特色。校园应具有情景感、学术感、生活感,通过简朴的建筑和轻松的环境打造山水校园。坚持科学合理设计。单体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经济型。各类建筑的平均成本按 4270 元/平方米控制(含内装修和机电设备)。杜绝异形建筑,大片玻璃幕墙及干挂石材或其他类型的表皮建筑。项目计划于 2021 年 9 月—10 月动工建设,2023 年 1 月底前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下半年招生。本项目应整体规划设计,可分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