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安居才能乐业。可见国人传统习惯中,房子不仅意味着一个“窝”,更是提 升事业的有力保障。买房子不只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更是成就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与读者们的交流中,不少有着买房计划的都是25—35岁。由此来看,即 将迈入婚姻殿堂或刚刚成家立业、希望提升居住环境和品质的年轻人是买房的主力军。而不同的经济实力和生活境况,又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选房要求。究竟该如何 置业?是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这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
为此记者请房产置业专家据各种情况、提供了多种置业方式,你不妨对号入座,看看哪种方式最为适合。
【职场新人:可以先看二手房】由于刚参加工作积蓄有限,每月收入也未必丰厚,二 手房不妨成为年轻夫妇初次置业的对象。据了解,我市目前的二手房即使位置不错,其价格也要比大多数新楼盘项目价格低上几成。对首次置业、尚需大量精力打拼 事业的年轻夫妇而言,配套完善、交通方便、户型简洁、利用率高的二手房是个不错的选择。
专家分析说,买二手房中等规模以上社区应该是首选,因为只有社区在中等以上规模时,方有能力配备幼儿园、小学等设施。年轻人在选择二手房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社区内或周边有比较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否则,因为孩子教育而多次更换房子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大客厅小卧室最实用,卧室只是用来睡觉,使用时间毕竟有限,通常面积只要能够 放得下大橱、双人床以及床头柜即可。而客厅的会客功能则是非常重要,一天之内的大部分时间恐怕都是在客厅中度过的,电视机、沙发、茶几这些都是必不可少, 所以一般的客厅面积要在20平米左右。”读者张先生认为,好户型应该是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干湿分离,各个房间的空间要比例合理。
置业专家指出,对于3口之家而言,若选择90平米上下房子,两居室的设计比较合 理。双人卧室、单人卧室、客厅、饭厅、厨卫等,已能保证日常的使用功能;若是120平米左右的房子就意味着居住几乎一步到位,业主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再换 房子,因此购房时先要规划好家庭未来的生活,据此来考察房间的结构、功能和周边配套及居住环境等。
【事业稳定者:购新房要长远打算】一般23岁左右参加工作,30岁时事业进入稳 定发展期。在有了相对坚实的经济基础后,温馨的三口之家便思量着将现有住房进行升级。读者蒋女士便是出自这样的考虑:“我们的房子住了快6年,因为户型不 是很好,加上女儿快上学了,我们便想购置一套新房长期居住。”对此,中山房产专家建议,如果将房子作为长期居住,需要注意楼盘的地段潜力、小区环境、周边 配套、物业管理等,因为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价位需要考虑的比重变小。
【家有旧房:以房养房可滚动置业】有这样一群体:他们本身收入可能有限,但手中 有一套旧房。在购置新房之后,这套旧房便会发挥不小的作用———以房养房。每月租金可以满足孩子的教育费,或用于偿还新房的按揭贷款。对此,置业专家分 析,出租旧房购置新房是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的生活方式,如果月收入不足以支付银行贷款本息,或是支付后不足以维持每月的日常开销,但却拥有一套可以出租的空 房,且这套房子所处的位置恰好是租赁市场的热点地区,那么就可以考虑采用这个方案,将原有的住房出租,用所得租金偿付银行贷款来购置新房。
【一拆为二:两代人生活交融不交锋】“我打算将现有房子卖掉,房款加上积蓄买两 套小户型的房子,这两套房子在同一个小区之内,以方便互相照应。”读者王女士说,儿子要结婚了,她本打算将现有房子卖掉之后,换套面积更大的房子和孩子同 住,然而儿子却给出了不同意见:“我们是80后,爸爸妈妈是50后,太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父母不同,住在一起势必会出现摩擦,与其这样倒不如分开来 住。”对于儿子的想法,王女士却不认同:“结婚说白了,就是两个小孩一起生活,他们能照顾好自己么,以后有了小孩,他们工作那么忙,不还得我们来带吗?” 几番家庭会议过后,两代人作出了统一的决定,用现在的一套房再加些钱换两套房。
事实上不少楼盘在销售过程中都有着一家老少共同前来看房,他们是正宗的“家族团 购”大军。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欲购买两处以上住宅,且这两处住宅要在一个小区之内。被时尚人士总结为“一碗汤”的距离,就是端着一碗热汤从一家走到另一 家,汤还没凉的距离。同一小区内与父母同住,既符合年轻人要求空间独立的居住特点,也符合中国人所提倡的“百善孝为先”的理念。
“家有老人和孩子,就对周边配套要求提出了较高要求。孩子上学,老人就医,两者都要兼顾。”置业专家指出,如果想在同一社区内购买两套房子的话,地段还可以稍后考虑,但周边配套一定得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