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穿行踏看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山山水水后,市委书记 王群感慨万千:“柳叶湖是621万常德人民的湖,是常德人民心中的湖,常德拥有这样一个城市内陆湖太难得了,一定要保护好,建设好。”同时,他郑重强调, 柳叶湖要坚持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步伐,其重大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不能等,更不能观望,要力争通过几年的 努力,让这片175平方公里的土地呈现出“四面桃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的诗情画意。
节会活动就是宣传力,节会活动就是形象力,节会活动就是生产力。城市的决策者们深知节会活动的巨大作用,节会经济的巨大效应。
常德通过连续举办了三届常德桃花源旅游节活动,不仅让“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声名远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更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3月, 我市本着厉行节约的宗旨,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经济效益依然明显。当月,常德各景区人流呈井喷态势,不仅桃花源游客爆棚,太阳山、柳 叶湖、西洞庭湖、夹山等旅游景点也是游人如织,其中,桃花源、太阳山单日游客量分别达到1.1万人次、0.5万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创下了近年来单 日游客接待量的新高。
旅游节期间,全市各景点共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此次旅游节开幕式的亮点之一,常德的5家旅行社、 1家景区与省内外10家旅行商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旅行商承诺在今年内为常德输送团队游客20万人次以上。据估算,此次旅游合作协议将在今年内为我市旅游 消费增收50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市还创造性地把举办节会活动和营销城市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天天都精彩”的思路,以“常游常德·快乐常德”为主 题,分春夏秋冬四季,相继举办常德桃花节、鼎城油菜花节、武陵户外休闲节、澧县葡萄节、石门柑橘节、柳叶湖渔樵文化节等2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塑造了“快 乐常德”城市新形象。
实施“走出去”的营销战略,组团参加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港澳台旅游推介会、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等专业旅游展会,组织多场赴周边 市场的专题促销活动,有效拓展了外地中长线旅游市场。据统计,去年接待旅游团队游客90万人次,增长15.6%,接待境外游客14.3万人次,位居全省前 列。
数字上的跨越反映了决策上的转变,旅游业成了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
实现逆势赶超、突围崛起,常德旅游寻找突破口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举世公认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据权威部门统计,旅游直接涉及产业有14个,间接影响行业有47 个,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就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人流就是移动的财富,旅游经济的本质就是以游客搬运为前提,形成游客在异地规模消费,从而实现消费搬运的效应。”市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伍彩霞这样 对记者说。“游客平均消费,全国平均来说是1000元∕人,旅游热点城市是2000元至3000元∕人,而在我市旅游的游客平均消费仅500元∕人,低于 全国水平,且大都是餐饮、住宿等基本消费,二次消费例如旅游购物、娱乐消费较低。当然,差距大,今后发展的空间也很大。”
到2015年,我市旅游总收入将相当于全市GDP的8.11%,旅游外汇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游客总人数超过2900万人次;旅游业投资(双十工程投资68.97亿元)占总投资额(956.7亿元)的比重达到7.2%。
可现实是严峻的,2012年我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只有6.62%,较全省低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速在全省排第 7位;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强,景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老景区没有改造升级,新景区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来常旅游的游客中,绝大多数依然还是冲着张家界、凤凰而 来的,常德还只是游客停留的一个驿站,不是真正的旅游目的地;引进大的旅游项目,柳叶湖、桃花源还正处于规划建设中,常德还没有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 品”,还没有构建起旅游大市的强力支撑,招商引资难,仍有部分项目没有落实投资主体;项目推进不快,无论是市级重点项目,还是县级重点项目,很大部分都没 有达到预定目标;旅游要素的发展还不全,目前旅游饭店结构不尽合理,景区通达条件较差,特色旅游商品不丰富,购物场所发展迟缓……
常德旅游路在何方?常德旅游将何去何从?
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上提出,我市将全面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紧紧围绕“一个目的地、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以项 目建设为中心,以打造休闲常德为新亮点,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强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素质,扩大旅游消费,做大产业规模,努力推动常德由单一观光型旅 游向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复合型旅游转变,加快旅游强市建设步伐。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以上。
突破口之一:高起点、大手笔,加快旅游项目建设
项目是旅游发展的载体,旅游要大发展必须要有大项目作支撑。今年是“双十工程”实现三年大突破的“闯关之年”,要力争完成投资27亿元,重大项目要取得实 质突破,部分项目要建成面市。一是核心项目要率先突破。常德旅游核心项目是两个,即柳叶湖文化产业园(梦幻桃花岛)和桃花源古镇。常德旅游近期有不有突破 性发展,能不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关键看这两个项目。
要坚持大产业布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加强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引进。要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积极对接产业政策,大胆跟进客商意向,精心策 划、包装、开发一批新兴旅游项目,建立健全旅游项目库,并做到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要进一步扩大旅游招商,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有强大营销网络的知名旅游 企业来常德投资旅游项目。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国内知名的旅行社品牌进驻常德直接投资或者托管经营。要大力引进大型旅游综合体,促进常德旅游 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要继续加大对意境桃花源项目的引进力度,深化同利海集团、中房集团的谈判,加快谈判进度,力争上半年与一家企业成功签 约。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要推进同玉圭园、澳宝红集团的谈判,争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进入柳叶湖水上旅游项目开发和太阳山旅游综合开发。各县市区都要加大招商引 资力度,尽快落实旅游项目投资开发主体。
突破口之二: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旅游品牌
游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旅游品牌的竞争。今年,我市要继续在强化旅游品牌创建上树大目标、下大力气、创大品牌。
3年内,要力争创成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首批省级旅游产业园区、1家5A级旅游区,让常德跻身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按照工作对口、分级负责的原 则,着力推进1+2+3的休闲品牌创建。“1”就是创建中国最佳休闲城市,“2”就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就是创建国家级城 市中央休闲区、度假社区、休闲农庄。市本级主抓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的品牌创建工作,柳叶湖重点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城市中央休闲区,桃花源重点创建生态旅 游示范区,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度假社区的创建工作,市委农村工作部牵头负责休闲农庄的创建工作,力争通过1至2年努力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的休闲品牌。要紧紧 抓住国家推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机遇,以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常德)为依托,以休闲品牌创建为抓手,积极培育休闲新业 态,配套休闲设施,开发休闲项目,营造休闲氛围,着力打响休闲常德品牌。
突破口之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宣传促销,推进区域协作,开拓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需要大力营销。要改变政府包办一切的运作模式,按照"政府营销城市、企业营销产品"的思路,建立以市场为导 向,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促销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开展促销的积极性。要重点围绕目标客源市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监测,掌握市场变化和走向,及时解决各种瓶颈问题,千方百计扩大旅游市场。巩固省内及周边市场,扩大珠三角和长三角市场。要以张家 界、凤凰的客源市场为依托,以区域协作为手段,积极拓展国内远程市场和境外市场。特别是要抓住长沙至台北地区航线开通的机遇,加强与长沙、张家界旅行社的 合作,争取把台湾市场培育成我市入境旅游新的增长点。
突破口之四:对照旅游要素,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拉长产业链条
对接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尽快建成大湘西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创造条件启动会展中心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将旅游购物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既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又要大力发展购物场所。各区县(市)要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引导当地企业从事旅游商品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便于携带、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
立足于将常德打造成大湘西的美食之城、休闲之都,综合发展食、住、娱等要素产业,进一步做强接待服务优势。扶持一批常德特色餐馆,推出一批特色餐、特色 宴,引导旅游团队开特色餐,打响“常德菜”品牌。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特别是国际连锁酒店来常发展,提升饭店整体接待水平。引导一批休闲场所和娱乐场所推出适 合接待旅游团队的项目,丰富游客的消费内容,拉动旅游消费。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从常德旅游的发展思路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常德旅游人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常德旅游人心中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建设常德旅游强市。
伍彩霞对记者说:“景区固然是旅游第一核心吸引物,但绝不是唯一吸引物。我们要把城市建设成为最大的开放性景区,把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实现有机结合,通过 城市建设推动旅游发展,统筹旅游发展需求,体现旅游功能,增加旅游项目,以城市建设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做到‘景在城中,城在景中’, 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根本转变。”
有雄心才会有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市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常德旅游一定能够乘势而上,快速发展,实现这一目标。
出发,让我们再一次关注常德旅游人前行的身影,再一次为常德旅游业喝彩。